井冈山上战旗红
1927年10月,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经过艰苦转战,进入井冈山。
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(2017年9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
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,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居住办公。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。“八角楼的灯光”寓意着井冈山的斗争历程。
1927年11月初,毛泽东在宁冈茅坪,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根据地。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。11月中旬,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爆发战争,茶陵敌军调离。毛泽东决定攻打茶陵,要求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、筹款子,攻克茶陵后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。11月18日,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。
这是井冈山时期工农革命军占领的第一个县城。根据毛泽东主张,打碎旧政权,充分发动群众,建立代表群众利益的工农兵政权,成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——茶陵县工农兵政府。同时建立县赤卫大队、县工会、县农会等组织。
1928年初,毛泽东率部攻占遂川县城,重建中共遂川县委,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,成立县农民协会、县总工会和县赤卫大队。
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
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前,在1927年10月3日,已经“决定通过地方党组织争取当地袁文才、王佐两支武装”。1989年,一位收藏家在湖南株洲旧书市场购到一部光绪年间的线装《四书》,偶然发现里面夹着两纸信札,是1927年袁文才写给毛泽东的信。该信全文用毛笔写在两张白宣纸上:“毛委员:敝地民贫山瘠,犹汪池难容巨鲸,片林不栖大鹏,贵军驰骋革命,应另择坦途。敬礼,袁文才叩首。”
这说明,当地两支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、王佐对毛泽东有一个认识、了解的过程。
1928年初,何长工根据毛泽东指示,向王佐提出将两支农民自卫军编为一个团。王佐说要与袁文才商量。毛泽东亲自做袁文才、王佐的工作。1928年2月,两支农民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。
2月中旬,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“进剿”,以一个营占据宁冈县新城。毛泽东集中兵力,待机歼敌;同时指示宁冈、永新农民武装日夜扰敌。2月18日,工农革命军攻克新城,全歼守敌,击毙营长,活捉县长,粉碎第一次“进剿”。
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。在此期间,宁冈、永新、茶陵、遂川都建立了中共县委,酃县建立了特别区委,莲花县也建立了共产党组织。宁冈、遂川、茶陵建立了县工农兵政府。宁冈、茶陵、遂川、永新等县都建立了地方武装。
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艰难曲折。1928年3月上旬,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周鲁到井冈山,指责前委“工作太右”“烧杀太少”;他将中央决定给毛泽东以“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”和“撤销现任省委委员”的处分,错误地传达为“开除党籍”;取消前敌委员会,成立单管军中党的机关、不能过问地方党组织的师委,以何挺颖为书记,毛泽东改任师长;命令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,去支援湘南暴动。
毛泽东率部离开井冈山,向湖南酃县中村集中待命。到酃县后,看到湘东群众运动发展很好,想去茶陵活动,使湘东与湘南联系起来,周鲁同意。于是,毛泽东一面派毛泽覃率领特务连往湘南与朱德的部队联络;一面领导部队就地整训,发动群众,开展革命斗争,帮助中共酃县组织建立赤卫大队、中村区工农兵政府和一些乡的工农政权。
毛泽东、朱德、彭德怀会师井冈山
“朱毛会师井冈山”当日,毛泽东带着身边的干部到龙江书院会见朱德等人,商议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等问题,确定以罗霄山脉中段为根据地,发动群众斗争,实行土地革命,向北发展,向南游击的方针。
5月4日,井冈山举行庆祝“朱毛会师井冈山”和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,宣布朱德任军长,毛泽东任党代表。随后成立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。以后根据中央指示,部队改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军。
“八角楼的灯光”开创了井冈山道路。1928年5月,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,讨论发展党的组织,深入开展土地革命,巩固与扩大工农革命军和根据地等项任务。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,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。6月,红四军在龙源口歼敌一个团,击溃两个团,取得龙源口大捷。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。8月30日,湖南、江西敌军乘红四军主力远在赣西南,向井冈山发动进攻。红军守军凭借井冈山天险黄洋界,击退敌军,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。
“八角楼的灯光”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方向。毛泽东写道:“我们的战争是从一九二七年秋天开始的,当时根本没有经验。南昌起义、广州起义是失败了,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,也打了几个败仗,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。第二年四月,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的部队,经过湘南也转到了井冈山。然而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,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,已经产生出来了,那就是所谓‘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’的十六字诀。”
“八角楼的灯光”凝聚了中国革命力量。1928年12月,彭德怀、滕代远率领平江暴动建立的红五军上了井冈山,与毛泽东、朱德会师,进一步加强了井冈山的红军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