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明做了很多暖心事,写出来的稿子却像工作汇报”“居民的感人瞬间总抓拍不到”······,针对社工新闻写作的痛点,2025年8月29日上午,广州粤穗社会工作事务所(简称“粤穗”)特别邀请江西日报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、高级编辑谢蓬勃博士担任主讲师,开展线上直播“新闻写作技巧”主题培训,助力粤穗社工提升新闻素养与传播能力,优化宣传内容质量,增强机构品牌传播力。
在培训课堂上,谢博士凭借自身多年深耕新闻报道采写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,以人民日报、江西日报、广州日报等权威媒体的优秀新闻稿件为鲜活案例,围绕新闻的本质内涵、新闻消息的构成、新闻标题的创作以及消息导语的撰写等核心板块,展开了深入浅出、细致入微的讲解与分析。
他指出,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要能够精准提炼新闻核心,还需兼顾语言的简洁性与生动性,以简洁明快的文字传递丰富内涵,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。在导语撰写方法上,谢博士强调以简洁有力的文字概括新闻要点,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。对于主体内容的组织逻辑,他提出要遵循一定的叙事结构,确保信息传达清晰、层次分明。而在结尾升华方式上,谢博士鼓励通过恰当的总结或展望,提升新闻的思想深度与感染力。
谢博士表示在互联时代,大家置身的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一个人人都急于表达而惰于倾听的时代。人人都有“麦克风”,人人都是“发声器”,那如何做好新闻呢?
考虑到社工工作的独特性,谢博士特别着重阐述了新闻素材挖掘的关键要点。他指出,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的个案服务、社区活动组织以及政策落实推进等工作场景,实则蕴含着大量优质的新闻素材;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素材,谢博士以《江西日报》的稿件为例,条理清晰地提出六大点建议:一是放大地域,点面结合;二是少些共性,多些个性;三是关注时节,有的放矢;四是角度新颖,以小见大;五是关注热点,引领舆论;六是抢抓机会,把握时效。
最后,他殷切希望大家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,善于从社工的日常工作中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亮点,同时做到“见人见事”,学会运用新闻的多种题材,如消息、通讯、特写等,写出生动鲜活、引人入胜的新闻作品。
参训人员表示,此次培训内容充实,针对性强,收获满满;在后续工作中,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,持续强化新闻写作知识的学习积累,不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,致力于新闻写作质量与水平的稳步提升,为粤穗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自身的智慧与力量。